中秋诗词游戏策略锦集 中秋节诗词大赛活动策划
一、关于中秋节的诗词锦集
一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给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四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五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六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七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八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九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顶尖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给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一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现在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一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到现在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和人。
十二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十三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给西轮。
二、中秋节诗词活动主题主题方法
为了确保活动主题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主题方法,活动主题方法是从活动主题的目的、标准、方法、方式、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规划。那么啥子样的活动主题方法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秋节诗词活动主题主题方法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主题时刻: 20**.**.11——**.7
二、活动主题目的:盛隆超市在这美妙的秋季和无论兄弟们相约,9月11日“花好月圆人团圆、盛隆送礼礼连礼”和无论兄弟们共度中秋、国庆佳节。感受秋季带来收获和成熟的风韵。
三、活动主题主题:花好月圆人团圆盛隆送礼喜连连
四、卖场陈设:卖场内专设中秋礼品专卖区,按照月饼的`品牌、保健品和酒的类别正气陈列,指定专人负责礼品的促销,策略部负责中秋礼品区的装饰,标准在卖场内醒目,能吸引顾客的目的。
五、宣传方法:
中秋档可是销售黄金段,为了快速有效的抢占市场份,给广大客户及潜在客户广发短信
六、活动主题内容:
一重喜
一次性购物满30元,可抽“仲秋礼券”1张,60元2张,单张小票最多限5张;
A.购指定几种月饼礼盒时,此礼券可抵3元;(此券限活动主题期间运用)
指定月饼品种有:
B.购保健品或酒(指定商品)可分别抵1元、2元、3元运用。(此券限活动主题期间运用);已买断的酒为运用品牌。
中秋礼券
A类保健品或酒此券可抵1元
B类保健品或酒此券可抵2元
C类保健品或酒此券可抵3元
二重喜
如果无论兄弟们中秋礼券右下角的文字能拼起“盛隆团圆奖”、“盛隆喜庆奖”、“团圆奖”、“喜庆奖”,祝贺无论兄弟们,无论兄弟们又中了大家的第三重奖。中奖条件和奖项配置如下:
A.团圆奖集齐“团、圆、奖”3个字奖价格200元的奖品(礼券、现金)
B.喜庆奖集齐“喜、庆、奖”3个字奖价格100元的礼品(礼券、现金)
C.盛隆奖集齐“盛、垄奖”3个字奖价格12元的礼品(礼券、现金)
D.欢乐奖集齐“盛、垄奖、团、圆、喜、庆”7个字任意壹个
奖价格3元月饼小礼包一份(9月28前)
奖价格1元的盛隆购物券一张(9月28后)
奖项预配置:A共100个;b共1000个;c共10000个;
七、商场布置:
总店:关于中秋节的吊旗、门口的条幅或者中秋的宣传画(一中秋节的活动主题内容为主)、陈列区的布置。
连锁店:中秋节条幅、吊旗。
八、费用预算:
条幅:10米*6元/条*26条=1500元
中秋礼券:0.1元/张*10万=1万元
吊旗:2.5元/张*1000张=2500元
DM快讯:待定;广告费用:报纸、电视,待定
九、注:
1、中秋礼券在外地定做印刷。策略部负责设计和联系印刷;
2、中秋礼券的左联由收银员负责收龋
3、吊旗、DM快讯策略部负责拍照、设计排版,联系印刷。配送中心和门店组织商品。
4、连锁店负责各门店的条幅。
5、在超市入口处专门设立奖品兑换专柜。
6、各店的中秋礼券由超市专人负责管理、登记,下班收回保管好。
三、中秋节下雨的诗句锦集
1.关于中秋节下雨的诗句古诗
2.关于晚上下雨的诗句锦集
关于中秋节下雨的诗句古诗 1.形容下雨的中秋节的诗句
1、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中秋节下雨的诗句
1、可怜闲剩此婵娟。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2、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3、分不尽,半凉天。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好问《倪庄中秋》6、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8、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11、浑欲乘风问化工。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1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13、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苏轼《西江月》14、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1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1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17、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18、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给隅。
——晏殊《中秋月》2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21、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2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23、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24、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2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2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27、从今三夜看婵娟。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28、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2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30、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风俗。
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
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载。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
金代,北京在酿制“百花露名酒”中就酿制有桂花酒。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
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直到现在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风俗。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大众都离不开赏月饮酒。
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相对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
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到了清代,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风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载。
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金代,北京在酿制“百花露名酒”中就酿制有桂花酒。
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
直到现在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风俗。中秋无酒不成节“皎皎秋空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这是唐朝诗人徐凝的一首诗。
每年一次的中秋佳节马上就要来临了,当大家尽情期待着碧空如洗、圆月如盘的美妙夜色之时,如果来几盅美酒、品一壶清茶,将是何等惬意啊!举“酒”邀明月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大众都离不开赏月饮酒。自古以来,古人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描述不胜枚举。
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为人熟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3.中秋节下雨的诗词啥子说、
1、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顶尖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3、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现在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4.写一首中秋节下雨下雨的现代诗
1、《中秋》舒婷海岛八月中秋,芭蕉摇摇,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只因年来风雨见多。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里停泊。
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十根手指头,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虽然明白,生活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几许给自己,就有几许忧愁。2、《中秋的雨,凌乱了思绪》现在中秋雨一直下是桂花的香气盖不住惆怅?是远方的思念不够浓烈?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湿漉漉的心要如何,才能载动那倾泻而来的愁绪?大众都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这中秋的雨足以冲刷曾经的某些印迹一次次团聚,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浓郁,一次次叹息直到模糊,消失,无踪……有些情感,注定不被祝愿有些事物,注定不留痕迹中秋的雨让一些往事越发清晰一次次回味,一次次沉醉一次次忘记,一次次想起不是全部的印迹都能被雨洗去相反,这中秋的雨越大一些往事就越是被铭记中秋的雨下得单纯中秋的思绪却来得复杂淅淅沥沥也好缠缠绵绵也罢这雨,不过是秋季里的一首插曲水调歌头,中秋不老岁月流转,明月依旧我只是沉浸在中秋的雨里清一清,过往和回忆理一理,凌乱的思绪3、《五言绝句·中秋下雨》佳节子归乡,途中雨点装。
天灵滋涕泪,地杰自生凉。4、《雨霖铃,中秋》清秋佳节,桂香轻慢,羽蝉凄切。
听得漫漫梨屑,斑驳处看,一轮寒雪。心上眉头,怎奈这心事明灭。
念切切,庭院深深,有个人儿怨离别。芙蓉面上秋霜澈。
恨萧萧,暗把温情窃。只留这个明月,还照我,不说还说。
闪闪灯摇,恁自和衣睡去含咽。紧握那,三尺红绳,系满同心结。
5、《中秋-流心雨》每逢佳节醉意浓天地有情撒玉珠雨是我思念的情丝月是我盛思的圆盘今晚,当你看见湛蓝的夜空飞起一轮圆月时那是我诚恳的眼睛在玉宫中为无论兄弟们洒下的一片真情。
关于晚上下雨的诗句锦集 1.描写“半夜突然下雨”的诗句有哪些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释义: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2、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释义: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3、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释义: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释义:什么时候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几许。——孟浩然《春晓》
释义: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几许。
7、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释义: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2.关于晚上写雨的诗句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原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啥子时候大家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2、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出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原诗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译文
淅淅沥沥的夜雨,滴答出壹个寒秋,也恰好将深深的思念,洒上我心头。你一定要珍重自己,保护好绰约的风姿。你到底为谁才生了病?又是为谁才如此娇羞?珍藏的心意不曾休止,心中的梦想难以实现。我卷起四周的珠帘,且让月光洒满小楼。回想起欢聚的日子,真像一场美梦,纵然是梦,我也要竭力挽留。
3、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雨》
原诗
《夜雨》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译文
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从头点亮。隔着窗户了解下起了夜雨,由于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4、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出自宋代词人刘克庄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原词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译文
想当初,在帅府,穿金甲持雕戈;军中作檄,挥笔写完千纸,笔墨都还未干。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
当年李广建功无数终降为庶人,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那些抗敌恢复方略,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只好任它散失殆尽,而懒得收拾了。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现在就怕人谈边塞的事,暂且教儿女们诵读《花间集》吧。只是感叹自己壮年是就不如人,何况现在呢!
5、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原诗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和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译文
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你起我落。
今夜是啥子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和你挑灯共叙衷情。
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几许,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
打听昔日兄弟大半都已逝去,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还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
当年分别时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
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挚友,热诚地询问我来自啥子地方?
还来不及讲述完全部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端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3.夜晚窗外下雨的诗句有哪些
1.《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夜雨》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季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3.《水仙子·夜雨》
朝代:元代|作者: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4.《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5.《夜雨》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4.描写秋季夜晚下雨的诗句
夜雨寄北,相对有名。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煎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我用唐诗索引给你查了多少不是特有名的: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音毕)荔村——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
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白居易)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山中一夜雨,树杪(音秒)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以上多少均为节选,不知附不符合你的标准
5.关于“夜晚、下雨、晚安”的诗词有哪些
1.《秋夜晚泊》
唐代:杜荀鹤
一望一苍然,萧骚起暮天。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
家是去秋别,月当今夕圆。渔翁似相伴,彻晓苇丛边。
2.《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6.描写八月夜里下雨的诗句有哪些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陆游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4.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1.释义:
2.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4.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5.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丙,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
6.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秀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2.鉴赏:
7.“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天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天然界的风雨又想到民族的风雨飘摇,由民族的风雨飘摇天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独特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8.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特别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征,遣词用句特别典雅。和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和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9.“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相对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和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和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10.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取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壹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刻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和“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天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全球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路线,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1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季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